本報記者 周凱《中國青年報》(2014年10月17日03版)
  今天,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發佈《中國網絡社會心態報告(2014)》。報告顯示,“反腐”被受訪網絡用戶認為是最令人滿意的議題,61.6%對“自上而下”的反腐效果持樂觀態度;此外,網絡用戶中,持“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的比例接近半數,其中“70後”表現最強烈;但報告同時發現,與之前對於互聯網上“社會戾氣過高”的說法不同,網絡非理性並未成為主流,社會戾氣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
  據悉,該報告由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李良榮領銜。項目組以新浪微博平臺上多元職業、多元社會群體的1800名網絡用戶,在近兩年間所發佈的所有微博文章為樣本,就社會議題、社會情緒、群體認同與網絡行動、社會思潮等問題,對樣本進行了不同社群、年齡、地域、學歷等方面的比較研究後形成。
  報告顯示,在所有議題中,“反腐”以22.9%的提及率排在第二,僅次於教育議題,超越了房價、收入分配、戶籍等傳統熱題。而且,體制歸屬、教育水平、地域等客觀因素,對反腐議題的影響並不顯著,表明該議題已經滲入社會各個群體和階層。其中,社會底層群體(如農民工、普通工人等)和黨政軍體制內工作者(如公務員、軍人等),對反腐關註的“持續性”最強。
  從滿意度看,反腐被最多的網絡用戶認為是最令人滿意的議題。相比之下,位列滿意度第二的教育議題,“得票”不到前者的四分之一。另有211位用戶對“自上而下”的反腐效果作了評論,其中61.6%持有樂觀態度,僅有0.9%帶有悲觀情緒。
  報告還對網上負面情緒予以關註。數據顯示,“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是現今社會相對廣泛的負面情緒。網絡用戶中,持有上述情緒的用戶,分別占比44.7%、41.3%,均接近半數。其中,進入中年的“70後”與社會底層群體,往往是上述負面情緒的最強烈表達者。
  數據顯示,51.2%的“70後”表現出了或強或弱的“不公平感”;64.8%的社會底層在微博中表現出或多或少的“不公平感”,其中25.1%具有強烈的“不公平感”;就教育水平而言,大專(高職)學歷的用戶表達“不公平感”最強烈。
  “不安全感”與之類似,但特性在於:強烈感覺“社會不安全”的“60後”、“50後”,比例同樣在半數以上,具有年長化特征。此外,商界精英與高資產人士成為持有“不安全感”情緒的第二大群體,占比45.8%,財富兩極人群均表現出較強的焦慮情緒。
  網絡社會裡誰最有“人緣”?報告指出,教授、律師、記者等知識專業技術人員,在不同地域、社群、教育水平、年齡以及體制內外的人氣,普遍居首,具有“跨界好感”。而且,學歷越高,所獲好感度越強,“男女通吃”。數據顯示,50.0%的社會底層群體偏愛這些人,14.3%的底層用戶明確表示“願意響應知識技術群體的網絡行動號召”。
  報告對網絡戾氣的研究結論,頗引人矚目。與之前對於互聯網上“社會戾氣過高”的說法不同,報告發現,網絡抗議人數沒有想象中高,社會底層組織化程度有限。
  報告顯示,在1800個樣本用戶中,僅有14.6%的網絡用戶在近兩年來,採取過價值訴求取向的網絡行動抗議;僅3.3%的網絡用戶擔任過某種形式的網絡抗議發起人。另外,在可判斷的有效樣本中,84.0%的網絡用戶無固定批評對象,僅有6.8%將特定政策、制度或組織作為固定批評對象。
  此外,雖然社會底層群體在網絡抗議行動上,相比其他群體突出,但其微博動員意願不強,內部的組織化程度有限。僅有15.9%的社會底層群體在抗議時,會尋求本群體其他人士的支持,是四個群體中同群體動員最弱的;在響應網絡行動的群體選擇上,僅22.8%的社會底層群體,選擇響應本群體的網絡行動號召,低於其他群體三成或以上的數據。
  對國家未來,報告發現,53.3%的用戶對未來政治形勢持“樂觀”態度,對未來經濟持“樂觀”態度的用戶比例為82.5%。
  在經濟層面,網絡用戶對改革開放以肯定態度為主,在可明確判斷其態度的樣本中,64.7%更認可市場主導的經濟模式;在政治層面,72.5%的用戶認為改變中國社會現狀的有效方式是“自上而下”,64.4%認為其中主導力量是“政府”。這表明,中國社會更進一步的希望被網民寄托在國家身上。
  本報上海10月16日電  (原標題:研究報告顯示:網絡“社會戾氣”沒想象的那麼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uzmghr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