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12月4日電 題:“僑界傑出人長灘島物”何鏡堂:三次選擇成就人生
  中新社債務整合記者 楊薇
  “我的步伐和時代保持一致,我走的每一步都是固態硬碟時代在推著前進,這個時代令我備受鼓舞。”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美國僑眷何鏡堂在第九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被授予了“中國僑界傑出人物”稱號。
  “沒想到過會拿僑界的獎。”何鏡堂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坦言很意外。1993年,家人移民美國時,何當鋪鏡堂決定留守廣州,他認為“這是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我的上一輩親戚是美國僑民,孩子後來移民去美國,但我沒有,我始終堅信,我的事業在中國。”一路走來,何鏡堂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每走一步都有目標外,關鍵還在於“一生做了三個正確的選擇”:放棄入籍美國;1983年時,舉家從北京南遷至廣州,走設計、研究與教學三結合的房屋貸款道路;1999年院士加身後,重新起步,依然將建築設計創作列為自己的核心工作之一。
  “這幾個選擇,我都是下了狠心的。”何鏡堂感嘆,要不是這樣,如今自己可能居住在美國紐約的老人院里,每天下棋和散步,“這樣的生活也很好,但這不是我想要的,我從小就追求能有所作為的事業。”
  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建築學令何鏡堂自小神往,後來他順利考上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並師從嶺南建築一代宗師夏世昌。
  正當何鏡堂胸懷理想準備大幹一番時,由於文化大革命,他一度中斷了建築創作,並被下放到偏遠山區務農。1973年,為和在京工作的妻子團聚,何鏡堂調到北京工作。
  “1982年,在美國的親戚想讓我們一家申請去美國,和他們團聚,我也沒想那麼多就同意申請了。”何鏡堂回憶說,之後自己也沒理會這事,“1983年,我調回華南理工大學,便遇到廣東改革開放。”
  何鏡堂表示,從那時起自己想著“只爭朝夕,不能放過任何機會”。隨著其南下後第一個項目――深圳科學館大獲成功,何鏡堂的事業開始騰飛,一個個項目陸續中標並得到肯定。
  1992年,何鏡堂一家人移民美國的申請獲得通過。“收到消息後我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去了。”何鏡堂說,自己那時已54歲,“去美國又能做什麼呢,而中國正在發展,更需要我。”於是他放棄了移民決定。
  隨後,何鏡堂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先後設計了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錢學森圖書館等許多著名建築,以及浙江大學、上海大學等一大批校園的規劃,得了諸多優秀設計獎。
  2010年,何鏡堂又一次迎來人生的巔峰。那一年,由他主持設計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他的形象從建築業內走向公眾當中,也讓海外華僑華人開始記住了他的名字。
  何鏡堂表示,中國館是自己最喜愛的建築之一,“自己團隊設計出能得到認同併為中華民族爭光的作品是最好的享受,也是我堅持的動力。”
  在那之後,何鏡堂作為中國國家形象片中建築領域的傑出人物代表亮相美國時代廣場。他的工作變得更加忙碌:他主持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天津博物館以及映秀震中紀念館等一大批標誌性建築設計。已經年過七旬的他,一年超過300天處於工作狀態。
  家人開始擔心有高血壓的他吃不消,並希望他的工作節奏能慢下來。然而,何鏡堂如今依然沖在一線,並積极參加項目公開的招投標。在他手裡,有20多個建築項目正在進行中。
  與此同時,何鏡堂對人才的培育和成長給予了更多關註,並親自參與人才建設,一有機會便飛往世界各地的學校與師生交流。他坦言,自己最喜歡老師這個身份,“學生推動了我前進,也讓我活得更年輕。”
  “現在我年紀大了,減少了工作量,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像中國館的設計經歷以後也許不會再有。”何鏡堂表示,能得到僑界的認可是很大的鼓勵和鞭策,“只要我還能動,就會尋找各種機會去實地考察和研究設計建築,我希望我的人生既能出精品又出人才。”(完)  (原標題:“僑界傑出人物”何鏡堂:三次選擇成就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uzmghr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