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粽子還不錯,我要說‘媽,端午節在巴釐島也有粽子吃了!’”摩娜是四川綿竹人,性格爽朗的她曾在麗江開客棧,今年又跟老公到巴釐島開了一家潛水度假村,就用自己和老公的名字命名:“飛魚&摩娜”。
  在家鄉時,每年端午節臨近,摩娜的爸媽都會支起桌子,在家裡包粽子。小時候,摩娜就常常搬過小板凳,在一旁學著,慢慢地就學會了。今年,她和老公在巴釐島,無法回國過端午節。老家的媽媽還打電話,關心她有沒有粽子吃。前幾天,摩娜跟著店里的工人學會了另外一種包“粽子”的方法,拿洗乾凈的椰子葉在指尖繞來繞去,編成一個小巧玲瓏的菱形“枕頭”。
  實際上,這是另外一種小吃的做法,叫“苙”,在海南比較盛行。“苙”跟粽子不一樣,一般不放餡料,只放普通的大米。太想念家鄉粽子香的摩娜,運用“苙”的包法,融合進了粽子的餡料,自創了一種“新型粽子”。她按照自己最喜歡的口味,調製了餡料,在糯米中加入紅豆和紅棗,用這些異國他鄉的椰子葉子編製成“枕頭”,和店里員工一起,熱熱鬧鬧地包了一鍋粽子。
  在粽子下鍋的過程中,她特意去熬制了紅糖蘸汁,等粽子熟了一品嘗,味道還不錯!於是,摩娜趕緊發朋友圈炫耀了一番,也讓家鄉的父母看看,自己在巴釐島也可以親手包粽子。很快,這些粽子就被朋友們和客人們紛紛點贊。
  “我吃的不是粽子,是鄉愁”,摩娜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包粽子的同時,她就想起從前在家鄉,跟父母一起包粽子的場景,無比懷念。
  摩娜的家傳粽譜
  1、選食材
  精選上好的糯米、紅豆,大棗。紅豆浸泡一晚待用,大棗提前浸泡,沖洗乾凈。
  “粽葉”使用的是椰子葉,先將細長的葉子編製成方形的“枕頭”狀,上端留住不封口。
  2、包粽子
  將大棗、紅豆拌進糯米後,用勺子裝進“枕頭”中,按壓緊實後,將“枕頭”上的葉子摺疊,封住上端。
  3、煮粽子
  水沸騰後將粽子放入,大火燒開後再小火煮1~2個小時,燜一段時間後,開蓋取出粽子。
  4、吃粽子
  將頂端葉片拆開,一點點往下剝開,蘸著熬制好的紅糖,可以品嘗美味的粽子了。
  互動
  老年人曬手藝 年輕人曬記憶
  “尋找家傳粽譜”活動啟動以來,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響應。撥打電話分享家傳粽譜的多數都是老年人,此外,也有一些年輕人通過熱線電話、微博等方式,分享跟粽子相關的記憶。有數位讀者稱,爺爺或奶奶在世時,年年都要包粽子,但隨著老人的過世,這一傳統就從家中消失了。“非常遺憾,節日的氛圍正在慢慢變弱”,在成都上班的曾女士稱,有機會她想學習一下包粽子,跟家人一起分享。
  市民劉女士說,自己97歲的奶奶耳朵有點背,但包得一手好粽子。每年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包最簡單的那種白米粽,尖尖的角。平時吃飯,奶奶只能吃一碗,但如果是吃她自己包的粽子,可以一次吃三到四個,特別厲害。
  在美國工作的成都人薑先生說,自己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白味粽子,最多加點紅棗或者豆沙,“我是‘甜粽黨’,端午節特別想吃粽子,超市可以買到,但味道跟家鄉差很多。”薑先生說,很遺憾沒跟家裡長輩學會這門手藝,不然就自己動手,包粽子飽餐一頓了。
  成都商報記者 張漫
  熱線徵集
  打電話、發微博
  分享你的家傳粽譜
  端午節,你會在家包粽子嗎?關於端午和粽子,你有沒有特殊的回憶和心得?速食時代,一家人坐在一起淘米調餡,說說笑笑包粽子,這樣簡單的幸福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即日起,撥打成都商報熱線電話86613333-1,或@成都商報 新浪官方微博,講述你家關於粽子的老故事,分享你的“家傳粽譜”。  (原標題:“媽,端午節我在巴釐島也有粽子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uzmghr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